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
危险性类别: 本品依据GB 13690-2009《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》分类为:
皮肤腐蚀/刺激 类别3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 类别2B
上述没有记载的危害性分类不适用或无法分类。
侵入途径: 吸入、食入、眼睛和皮肤接触。
健康危害: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。造成眼刺激。
环境危害: 无资料。
燃爆危险: 不属于易燃危险品。
第三部分 成分/组成信息
化学品名称: GA印染涂料色浆
成分 颜料、助剂和水
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 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,若刺激持续,就医。
眼接触: 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。若刺激持续,就医。
吸入: 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,若呼吸困难,输氧;若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
食入: 若清醒,立即漱口,就医。
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
危险特性: 不属于易燃危险品。
灭火方法及灭火剂: 可用雾状水、干粉、泡沫和二氧化碳灭火。
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: 消防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消防护服以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。
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
应急处理: 处置人员应进行适当防护,勇用惰性材料(如干沙、蛭石)吸附,并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、
洁净、有盖的容器中,密闭保存,待处置。请稍后通风、洒水。避免扬尘。
环境保护措施: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。
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
操作处置注意事项: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建议操作人员穿一般作业防护服,戴合适的化学
防护手套,避免吸入,避免与眼睛和皮肤直接接触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、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
工作场所应有通风系统和设备。避免与强氧化剂、强酸、强碱、醛类、铝接触。搬运时要轻
装轻卸,防止包装破裂受潮和造成损失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
备。
储存注意事项: 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强氧化剂、强酸、强碱、
醛类、铝等分开存放。储区应备有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、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
收容材料。存放处须加锁。
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/个体防护
最高容许浓度: GBZ 2.1-2007 乙二醇 PC-TWA 20 mg/m3 PC-STEL 40 mg/m3
监测方法: 无
工程控制: 有通风系统和设备。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。
呼吸系统防护: 戴安全部门认可的面罩。
眼睛防护: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身体防护: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。
手防护: 戴化学防护手套。
其他防护: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后,淋浴更衣,污染的衣服洗净再用。
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
外观与性状: 棕色粘稠液体
气味: 稍有气味
闪点: >96℃
PH: 7.5 (25℃,50.0g/L)
溶解性: 微溶于水
密度/相对密度: 1.06×103 kg/m3 (20.0℃±0.1℃)
第十部分 稳定性与反应活性
稳定性: 常温常压下稳定。
避免接触的物质: 强氧化剂、强酸、强碱、醛类、铝。
聚合危害: 不聚合。
有害分解产物: 碳氧化物(COx),氮氧化物(NOx)。
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
急性毒性: 无资料。
皮肤损伤/刺激: 无资料。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: 无资料。
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
毒性: 无资料。
持续性和降解性: 无资料。
生物积累起潜力: 无资料。
在土壤中的流动性: 无资料。
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理
废弃处置方法: 处置前应参阅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。建议交给有资格的化学废物处理部门处置。
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
危险性类别: 无
UN编号: 无
海运按照IMO IMDG Code办理的类项:可按普通货物条件办理。
公路运输: 可按普通货物条件办理。
铁路运输: 可按普通货物条件办理。
航空运输: 可按普通货物条件办理。
包装要求: 可按普通货物条件办理。
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
国内法规: 本品未列入GB 12268-2012《危险货物品名表》中。
本品未列入《危险化学品名录》(2002版)中。
本品未列入《铁路危险品名表》(2009版)中。